随着5G网络规模部署,行业数字化持续快速发展,5G和行业融合进入规模发展阶段。要实现5GtoB业务在更多行业大规模拓展,需要从原有的同类场景复制出发,找到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场景的通用融合方法,助力业务发展不同阶段的参与者进行业务快速、准确地分析、设计及落地。中国电信基于长期行业数字化集成经验,结合5GtoB业务的发展实践,与华为一起探索创新了5G融合行业应用的新方法。

CT OT融合V模型


(资料图)

5G和行业应用融合的关键挑战是其中准确实现行业OT需求到CT指标的转换。实践表明,要实现CT和OT的紧密融合,需要以行业应用的OT需求为基础出发点,并深度理解OT需求,才能准确确定满足行业应用生产要求的CT指标。做好OT需求到CT指标的转换是融合成功的基础,也是行业应用和5G融合后稳定运行的关键。

中国电信通过深度创新提炼出的行业OT需求到CT指标转换的V模型,具备了满足所有行业所有场景融合的能力,能有效支撑5G定制网业务的发展。

行业OT需求到CT指标转换V模型采用分层原则实现从OT到CT的转换。根据行业应用的构成关系,从上到下分成业务系统、设备、部件和业务流四层。整个模型分为七步,具体如下:

业务系统分析:通过对行业生产过程、作业系统的构成等进行深入分析,确定OT需求的范围,例如:在露天煤矿行业,选择运输系统作为分析对象,分析矿内运输在露天煤矿生产流程中承担的功能,矿内运输的生产环境(如:矿内运输的路径、道路情况、安全要求等),通过分析,明确矿内运输中的关键设备和作业流程。

设备分析:分析设备的操作运行原理、设备构成等多种信息。如露天煤矿的矿卡是关键设备。对矿卡的构成和操作模式分析得知,矿卡经过自动驾驶改造后,由装备端(即传统矿卡)、中心端和远程驾驶舱三部分组成,其中无人驾驶矿卡的构成包括摄像头、工控机、天线、雷达等多种部件。无人驾驶矿卡的运行控制模式分为无人控制、有人驾驶和远程控制三种模式,每种模式有不同的需求。

部件分析:在设备分析的基础上,以交互关系为关键输入,确定需要聚焦的部件,对关键部件进行分析。部件分析主要关注:部件的原理及构成、部件功能、部件参数、和业务交互等。无人驾驶矿卡中需要关注的部件包括摄像头和工控机等产生通信需求的部分。

OT业务流需求转换为CT指标:业务流转换即确定业务流的CT指标,完成OT到CT的原子转换。具体操作包括:业务流梳理,业务流分类、转化计算、实验及验证。矿内运输包括:视频流、周期性心跳、状态&位置信息、控制管理及调度信息、协同数据、无人驾驶矿卡地图更新,通过计算确定时延、带宽等CT指标。

流分类指标计算即将业务流按照分类进行汇总计算。需要根据业务特征、质量要求差异等特性将业务流分类,计算每一类业务流的总体的通信需求指标。矿内运输中包含不同OT参数的视频流,视频流的I帧和P帧对带宽需求不同,多个视频流并发时会产生I帧碰撞,影响总带宽,结合各种因素,计算出视频流并发需要的时延和带宽等指标。

单设备指标:以业务流和流分类计算的结果为基础,融合单设备的操作控制等产生的需求,获得单元设备正常运行需要的CT能力指标。如无人矿卡正常运行需要的带宽是单台矿卡所有业务流的带宽汇总,基于矿卡的驾驶速度和操作保障计算出所需的时延。

业务承载指标:在计算好单个设备的指标之后,根据业务系统的构成,汇总所有设备的指标和业务系统总体运行产生的指标。如矿内运输业务系统包含组成矿卡编组的多台矿卡,矿内运输系统的带宽是编组内所有矿卡的带宽总和。矿内运输的业务特性要求运输道路的所有地点都能满足无人矿卡的带宽要求,从而确定5G网络的边缘接入带宽等指标。

经过以上7步的层层分解和层层卷积,可以完成行业应用OT需求到CT指标的准确转换。

新方法具有模型化、数字化和通用化的特点:

模型化:新方法构建不同颗粒度的多维模型。可保障复制的完整性,减少信息缺失或误用问题。基于多维模型,实践中可根据场景需要进行灵活编排,快速生成新的行业场景。

数字化:新方法对每个维度的指标进行数字化处理,用数据取代模糊的描述。可满足不同的OT需求指标对应的CT指标,明确差异化CT能力指标,在复制时更准确。

通用化:新方法突破行业和场景限制,是实现OT需求到CT指标转换的底层分析方法。且可以根据实践需要进行灵活剪裁,充分满足5G融合行业应用规模发展的通用性要求。

中国电信5G定制网业务已经从建设标杆阶段进入规模复制阶段,量变积累形成质变,适应业务的发展,需要持续探索新方法及新技术,支撑业务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电信与华为携手,坚持业务实践和创新探索相结合,通过新的通用CT和OT融合方法助力5G和行业融合高速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