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贸易金融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这是中国银行业协会连续第6年发布该报告。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规模在2021年首次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9万亿美元。

2021年,受益于我国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经济整体保持复苏态势和我国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持续显现三大因素,我国外贸进出口实现较快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1.4%,规模突破6万亿美元大关,达到历史新高。在此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贸易金融业务也实现了较快增长。

《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量涨跌互现,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总量小幅增长2.03%,同时呈现出表内贸易融资占比小幅回落、进口贸易融资占比显著上升等特点;各主要商业银行国内信用证结算量较2020年小幅回落,国内贸易融资业务量增长较快。

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持续创新发展。《报告》认为,近年来,银行业紧跟市场动态、加快产品创新步伐,结合外贸新业态市场主体“小额、高频、电子化”的交易特征,积极探索适合外贸新业态的金融服务方式,努力搭建多产品、全体系、全流程的服务场景,为交易、结算及融资等跨境服务提供架构支持。同时,严格落实监管政策要求,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重塑内部流程,在客户身份识别、尽职调查、反洗钱筛查、名单筛查、大额报送等方面进行持续动态管理和监控,提高外贸新业态合规审核效率,保障外贸新业态健康可持续发展。

不过,《报告》指出,虽然宏观经济长期向好,但短期不确定性导致贸易金融业务面临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具有结构上的不对称性,导致部分地区和行业的贸易融资需求仍存在缺口;疫情冲击下贸易金融业务信用风险持续走高,风险或可能滞后暴露。

同时,随着《法人金融机构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自评估指引》《银行跨境业务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指引(试行)》及《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监督管理办法》等反洗钱监管政策相继出台,反洗钱监管有效性持续增强;人民银行不断强化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建立了风险评估和执法检查“双支柱”反洗钱监管体制,执法检查和处罚力度亦显著增强,这些都促使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发展愈加审慎、规范。

此外,《报告》认为,今年初,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启动《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与再贴现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将对银行发展票据业务带来深远影响。【记者 仇兆燕】

推荐内容